专题首页
会议信息
名家专访
热点聚焦
焦点回眸
现场追踪
经典幻灯
研究进展
大会采风
幻灯PDF
CIT
CIT2021
CIT2020
CIT2019
CIT2018
CIT2017
CIT2016
CIT2015
CIT2014
CIT2013
CIT2012
CIT2011
CIT2010
CIT2009
CIT2008
国际循环
资讯内容 Content
CIT2018 | CULPRIT-SHOCK研究:争议话题再解读
编辑:国际循环网 时间:2018/3/30 11:11:01
加入收藏
标签:
关键字:
CULPRIT-SHOCK研究
编者按:
绝大多数心源性休克患者同时患有多支血管病变,这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时是否应立即处理非罪犯血管一直存在争议。CIT 2018年会开幕式结束后的最新临床试验专场,Steffen Desch教授详细介绍了CULPRIT-SHOCK研究的最新结果,为上述患者的血运重建策略选择提供最新证据支持。
Steffen Desch教授
研究背景及设计
多项研究显示,很多心源性休克患者同时伴多支血管病变。对2003~2016年10项观察性研究中6051例伴心源性休克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,与多支血管PCI(MV-PCI)相比,仅罪犯血管PCI(C-PCI)治疗的短期临床效果更佳。
CULPRIT-SHOCK研究认为患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,出现心源性休克伴急性心肌梗死时,C-PCI治疗效果优于直接MV-PCI。
图1. 主要研究终点
研究共计从欧洲83家中心入选706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,以1: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C-PCI组(n=351)和MV-PCI组(n=355),分别接受C-PCI及MV-PCI。研究主要终点为30天全因死亡或需肾脏替代治疗的肾衰竭,次要终点为30天全因死亡、需肾脏替代治疗的肾衰竭、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、儿茶酚胺治疗持续时间、连续肌酐清除、ICU停留时间等。
结 果
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差异。对C-PCI组344例患者和MV-PCI组341例患者的30天随访分析显示,与MV-PCI组相比,C-PCI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降低(发生率:45.9% vs. 55.4%,RR=0.83,95%CI:0.71~0.96;P=0.01);其中,全因死亡率风险显著降低16%(发生率:43.3% vs. 51.5%,RR-0.84,95%CI:0.72~0.98;P=0.03),需肾脏替代治疗的肾衰竭发生风险无差异(发生率:11.6% vs. 16.4%,RR=0.71,95%CI:0.49~1.03;P=0.07,见图2)。进一步分析发现,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各研究时间点的SAPS II评分、动脉乳酸含量无差异,C-PCI组患者术后第3及第4天时肾小球滤过率较高。
图2. 两组患者需肾脏替代治疗的肾衰竭风险对比
结 论
上述结果提示,对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及心源性休克患者,与MV-PCI相比,C-PCI有助于减少PCI术后30天全因死亡及需肾脏替代治疗的肾衰竭的复合终点风险。这上述作用主要是因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30天死亡率所致。
发表评论
打印此文
字体大小
分享此文
评论区
有
0
人参与了
评论
用户名:
密码:
自动登录
注册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发表评论需登陆
点击排行 Top Hits
相关文章
CIT2018 | CULPRIT-SHOC…
相关幻灯
相关视频
关于本站
|
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|
站长邮箱
|
友情链接
|
版权申明
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  2008-2025 icirculati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